【环球快播报】新手机充电第一次要充多久_新手机充电

2023-03-09 10:46:57 来源:互联网

1、新电池应循环充放电以激活其性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准确地说,上述说法并不是谣言。电池从出厂到用户手中是有时间差的,一个月到半年不等。时间差长的电池,电极材料会钝化,所以厂家建议,第一次使用的电池,要充分充放电3~5次,才能消除电极材料的钝化,达到最大容量。但通常厂家不注意提醒消费者,这里说的完全充放电不应该是深度放电,应该控制在5%~8%。否则,新电池很可能会报废。

3、新电池买回后,最好充放电三次,充电时间要超过12小时,才能激活电池的最大效率。

4、镍氢电池要达到完美的饱和状态,需要经历“补充”和“涓流”的过程,一般在5小时左右。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恒流”和“恒压”充电特性,将深度充电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一旦电池充满电,电池内部的保护电路就会自动停止充电,所以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没有意义的。

5、有人用手机做过实验。用旅行充电器给电池充电后,切换到座椅充电器以确认电池的饱和度。当他发现充电器仍在给电池充电时,他认为电池仍未饱和。事实上,这种测试方法缺乏严谨性。原因是座椅充电器的指示灯并不是检测是否真的饱和的唯一标准,座椅充电器的参考电压也不一定等于手机的参考电压。所以,当手机认为电池饱和的时候,座椅充电器可能不这么认为,仍然在充电,但是否充电只有它自己知道。

6、充电电池只要使用得当,在一定的循环范围内都会处于最佳状态,达到最大容量。

7、比如早期的镍氢和镍镉电池,如果使用得当,定期维护,10~200次循环就能达到最大容量(出厂容量为1000mAh的镍氢电池,100次循环后容量可能达到1100mAh)。

8、这种说法在日系电池产品中比较常见,通常可以在其技术规范中的循环特性图中看到。但对于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来说,这种循环峰值现象并不存在。因为锂离子电池从出厂到报废的一个周期里容量少了一次,从来没有出现过容量恢复的现象。也许有朋友会问,有些ThinkPad笔记本用户可以通过深度放电来恢复电池容量。其实那只是测试软件的错误检测,电池的实际容量根本没有提升。

9、锂离子电池有没有一个最佳状态?答案是肯定的,这和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在25~40时会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在低温或高温下,其性能会大大降低。例如,如果你在室外阳光直射下使用笔记本电脑,它不会像在室内那样持久。

10、对于两块标称容量相同的电池(比如800mAh),如果一块实测容量是860mAh,一块是805mAh,那么860mAH的电池肯定比805mAh的好。

11、一般来说,不同型号(不同体积)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越高,使用时间越长。如果抛开体积重量等因素,当然容量越高越好。但不一定是具有相同标称容量的两个电池(例如上面的例子)。因为实际容量高的电池,很可能在电极材料中加入了用于增加初始容量的材料,减少了用于稳定电极的材料。结果是,经过几十次循环后,高容量的那片迅速衰减,而低容量的那片仍然很牢固。国内很多厂商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量,经常采用这种方式生产高容量电池。用户使用半年后会发现工作时间大大缩短。总之,提高容量的代价是牺牲循环寿命。制造商不写电池材料,就不可能真正提高电池容量

12、如果不使用充电电池,应将其放电,然后存放。

13、其实不止是上面说的传言,锂离子电池到底应该全保存还是全保存,肯定会让很多人困惑。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它的先天缺陷说起,那就是“老化效应”。存放一段时间后,即使不回收,锂离子电池的部分容量也会永久丧失,因为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从出厂就开始了其失效过程。在不同的温度和饱和度下,老化范围也不同,具体范围见表。

14、可以看出,存储温度越高,电池充电越充分,容量越大。因此,对于锂离子电池的长期储存,用户应将其功率控制在40%,并在15甚至更低的温度下储存。至于那些镍氢和镍镉电池,这种“老化效应”是不存在的。长期存放后,只需充放电几次就能恢复原来的容量。

15、给电池充电时,充满电后再充电1 ~ 2小时,有利于增强电池的饱和度。

16、一般情况下,合格的充电器充电后会自动关闭充电电路,没有电流,即使电池放在充电器上10个小时也无济于事。目前大部分手机充电器都是这种设计的样品。因此,当绿色指示灯亮起时,可以直接将电池取下使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纵横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