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递:全国各界专家齐聚梁平,共绘梁平乡村振兴画卷!

2023-03-20 12:16:38 来源:梁平日报

3月18日至19日

第二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

梁平定制赛采风活动举行


(资料图)

来自全国广大的创意设计团队、

行业专家、艺术院校专家、文旅企业负责人

及艺术工作者等齐聚梁平

实地采风调研

专家们先后走进梁平博物馆、梁平规划展览馆、双桂湖、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百里竹海、明达镇红岩坝、川西渔村、铁门乡长塘村、蟠龙镇扈槽村、中华·梁平柚海等地,领略梁平山水田园风光,感受梁平乡村风貌和厚重文化,共绘梁平乡村振兴画卷。

3月18日,专家们在梁平博物馆采风。

3月18日,专家们在梁平规划展览馆采风。

3月18日,专家们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采风。

专家们来到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林木葱茂,湖光潋滟

了解梁平生态文明建设

和湿地保护情况的同时

近距离欣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生态画卷

中国电建西南区域景观负责人王林

“我第一次来梁平,发现这里的城市生态景观、湿地田园景观非常有特色,切实感受到了‘一山二水七分田’。”中国电建西南区域景观负责人王林说,梁平有6条河流、78座湖库、80万亩稻田湿地,田园风光旖旎,湿地资源丰富,的确是一个有着靓丽生态眼、浓浓乡愁源的地方。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扬

“梁平在打造湿地城市中挖掘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从小处着眼,抓住小微湿地的特色去做文章,非常棒。”西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扬表示,希望梁平在湿地保护和利用中,从整体、区域、系统的角度进行规划建设,在充分保留湿地自然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微打造,这样既实现对生态的保护,又让市民共享生态红利。

3月18日,专家们在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采风。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

专家们走进

展览馆、体验馆、运营中心等地

参观体验预制菜应用场景

深入了解我区预制菜产业

在科技创新、智能化应用

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西部文化创意产业集团董事长杨登权

“今天参观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感觉非常震撼。了解到梁平还将聚焦预制菜产业,加快构建千亿级工业产业承接地。这是梁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很有市场潜力,并能够助推乡村振兴,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西部文化创意产业集团董事长杨登权说。

重庆师范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副教授陈昊

“我觉得梁平预制菜产业的基础规模、配套体系等都比较成熟和完善,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借鉴。”重庆师范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副教授陈昊表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希望梁平能够进一步明确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方向,在预制菜的生产制造及物流销售等方面,建立统一的认证标准,将预制菜的品牌价值充分利用起来,进一步扩大梁平预制菜产业的影响力。

3月18日,专家们在唐家院子采风。

3月18日,专家们在猎神三巷采风。

【百里竹海旅游度假区】

专家们实地参观明月山传统村落

及民宿设计点位的

唐家院子、文家院子、

猎神三巷、桐子园、老鹰窝等

感受梁平的传统文化

及文旅融合发展成果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皮永生

“梁平拥有上万亩竹海、小微湿地以及深厚的农耕文明,这些都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和物质支撑。”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皮永生说。

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博士姜龙

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博士姜龙表示,梁平具有丰富的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中有很好的基础,未来发展潜力十足。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多保留当地的乡土地域文化特色,发挥传统村落和历史遗迹等文化优势,同时加强与高校、设计机构、设计院之间的合作,利用智力资源对梁平旅游资源进行升级打造,共同推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走深走实。

3月19日,专家们在蟠龙镇扈槽村采风。

3月19日,专家们在铁门乡长塘村采风。

3月19日,专家们在中华·梁平柚海采风。

走进【蟠龙镇扈槽村、

铁门乡长塘村、中华·梁平柚海等地】

专家们领略乡村的自然风光

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

一致认为梁平走出了一条

乡村振兴新路子

发展模式值得借鉴推广

中衡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注册城乡规划师奚红洋

“近年来梁平摸索出的一系列乡村振兴新做法、新模式和新经验,让农业农村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非常值得考察学习。”中衡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注册城乡规划师奚红洋说。

重庆万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政

重庆万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政表示,梁平乡村完善的基础建设与配套设施、开明开放的政策及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群众搭建了就近就业、增收致富的桥梁,也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文 梁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莎莎 银雪栋 卿清

图 梁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熊伟

责编 唐祎 审核 曾钰洪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纵横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